Preview

Юридическая наука в Китае и России

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оиск

Анализ основных проблем при вынесении вердиктов судьями

https://doi.org/10.17803/2587-9723.2020.3.120-132

Аннотация

凡是有人类的地方,就会有决策活动。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,“决策”一词在我国《孟子》中就有记载---“权变、乘势、决策之道”。决策是人们对未来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 所作出的选择与行为的集合。 1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小生产时代,由于社会生产规模小、社会变 化节奏慢及社会活动影响不广,决策通常是个人依据其自身的经验、知识、能力等所作出的。 
其主要特点是:个体决策、经验决策、封闭决策。时至今日,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学技术的突飞 猛进,社会交往日趋广泛,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决策行为也凸显出涉及因素多、变化快、难度大 等特征。按照一般的决策学理论,决策通常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:决策主体、决策对象、决策信 息、决策方法和决策结果。决策主体一般是个人,但也可以是机构。决策的基本要素需要与生产 方式相适应,这样才能做到决策科学化。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万变、宏大而复杂的体系,决策行 为不仅需要高度自动化的决策信息的加工处理,而且更需要有组织有序的、密切合作的专家集团 充分发挥其整体有效的功能,唯有如此方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。
决策论是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,其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,是“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,用数量方 法选取或寻找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”。在实际生活中,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情况又有几个 可选方案时,决策者为应对这些情况所选取的方案就组成了决策策略。众所周知,决策论是在概 率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不过,法官决策作为一种司法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,有着与其他决策 不同的特性---兼具法学和心理学双重视野。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所言:“(法官决策)形成的 背后是对相互冲突的相对价值与轻重程度作出的判断,当然,这往往是未经道出且不知不觉的判 断,然而却是整个司法过程的根基与核心所在。”
2在司法语境下,本文以决策心理学的一般理论 和逻辑为基础,对法官决策的概念、特性、主体以及原则等进行了一个并不是那么精确地界定和 分析,以便于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。

Об авторе

Ян Цзинькэ
Хэнан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
Россия
доцент Юридиче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


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

1. [古希腊]亚里士多德: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,廖申白译,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。

2. 钱卫清:《法官决策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

3. [美]理查德·波斯纳:《联邦法院:挑战与改革》,邓海平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。

4. [美]汉密尔顿等:《联邦党人文集》,程逢如等译,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。

5. [美]雷德·海斯蒂、罗宾·道斯:《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---判断与决策心理学(第2版)》,谢晓非、李 纾等译,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。

6. [美]劳伦斯·鲍姆:《法官的裁判之道---以社会心理学视角探析》,李国庆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7. [美]理查德·波斯纳:《法官如何思考》,苏力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。

8. [美]罗纳德·德沃金:《认真对待权利》,信春鹰、吴玉章译,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。

9. [美]罗纳德·德沃金:《原则问题》,张国清译,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。

10. 赵秉志主编:《中国疑难刑事名案法理研究(第四卷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。

11. 乐国安主编:《法理心理学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。

12. 龙宗智:《印证与自由心证: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04年第2期。

13. 蒋洁、钮敏:《试论法官决策的原则》,载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0年第6期。

14. 罗翔:《许霆案:法官其实有权灵活纠偏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08年1月10日。


Рецензия

Для цитирования:


Цзинькэ Я. Анализ основных проблем при вынесении вердиктов судьями. Юридическая наука в Китае и России. 2020;(3):120-132. https://doi.org/10.17803/2587-9723.2020.3.120-132

For citation:


Jinke Ya. Analysis for Basic Problem of Judges Decision. Legal Science in China and Russia. 2020;(3):120-132. (In Chin.) https://doi.org/10.17803/2587-9723.2020.3.120-132

Просмотров: 193
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Контент доступен под лицензией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License.


ISSN 2587-9723 (Print)